
《說文解字》釋「勤」為「勞也」,而「奮」則有「振作、發揚」之意。自古以來,勤奮被視為成就事業的根本,歷代先賢留下的格言警句,猶如明燈,照亮後學之路。宋代大儒朱熹曾言:「為學須是痛切懇惻做工夫,使飢忘食,渴忘飲,方得。」此語道出治學需專心致志、廢寢忘食的精神。觀諸歷史,司馬遷耗時十餘載完成《史記》,李時珍跋山涉水二十七春秋撰就《本草綱目》,皆以實際行動詮釋「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真諦。
東晉陶淵明《雜詩》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此句深刻揭示青春時光的珍貴與不可逆性。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少年時「斷齏畫粥」,每日以冷粥鹹菜果腹,卻勤學不輟,終成一代
[閱讀全文: 勤奮之於青春:以古典智慧啟迪當代學子]
勤奮, 學子, 編輯推薦, 青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