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武器的毀滅性威力源自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²的物理實現,其能量釋放機制主要分為核裂變與核聚變兩種類型。第一代原子彈採用純裂變設計,臨界質量是關鍵技術參數,鈾-235需要約15公斤,而鈈-239僅需5公斤即可達到鏈式反應條件。廣島「小男孩」原子彈使用64公斤濃縮鈾,實際參與裂變的物質不足1公斤,卻釋放了相當於1.5萬噸TNT當量的能量,瞬間造成7萬人死亡。
熱核武器的技術突破在於引入氘化鋰作為聚變燃料,這種固態化合物在裂變初級階段產生的中子轟擊下,會生成氚並引發更劇烈的聚變反應。1952年美國試爆的「邁克」裝置重達82噸,當量卻達到1,040萬噸,是廣島原子彈的700倍。現代三相彈結
[閱讀全文: 核武器技術原理與毀傷效應]
原子彈, 核彈, 核武器, 鈾濃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