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都心的高速公路在午夜時分依然車流不息,電子收費系統的紅綠燈光在擋風玻璃上不斷閃爍,這幅景象完美體現了日本道路收費制度如何將基礎設施管理轉化為精密的財政藝術。日本自1960年代建立全國性的道路收費網絡以來,已發展出全球最成熟的「受益者負擔」交通管理模式,其經驗對於正苦於隧道擠塞與財政赤字的香港,無疑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然而,如果將這套制度移植到香港獨特的城市基因考驗,其可能引發的民生震盪更需謹慎評估。
精密運轉的日本模式日本全國約9,300公里收費道路構成的「高速道路網絡」,實質是一套精算到極致的交通經濟系統。東日本高速道路株式會社的財報顯示,2023年度其管轄的1,7
[閱讀全文: 日本公路收費制度的成效與香港借鑒之探討]
公共運輸, 公路收費, 日本, 香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