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代天主教會的禮儀生活中,領聖體兼領聖血的實踐不僅是一項禮儀行為,更是信仰表達的重要方式。這項傳統源遠流長,其發展歷程與神學意義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從歷史淵源來看,早期教會的信眾普遍同時領受聖體聖血,這一傳統直接源自最後晚餐中耶穌的教導。根據新約記載,耶穌明確將餅和酒分別祝聖為自己的體和血(路加福音22:19-20)。教父時期的文獻,如聖猶斯定於公元150年左右所著的《第一護教書》,詳細記載了當時信眾同時領受餅酒的完整禮儀程序。這種做法在初期教會持續了數個世紀,成為基督徒參與感恩祭的標準方式。
然而到了中世紀,教會的聖體實踐逐漸發生了變化。由於信眾人數的劇增,在大型聚會
[閱讀全文: 領聖體與聖血的意義與實行方式]
梵蒂岡, 神學, 耶穌, 路加福音, 領聖體與聖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