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中部荒漠深處的納坦茲核設施上空仍瀰漫著硝煙,衛星影像顯示其鈾濃縮廠房已遭受結構性破壞。與此同時,隱藏在厄爾布爾士山脈深處的福爾多地下核設施,正成為國際戰略專家熱議的焦點。這場由以色列發動的精密軍事行動,不僅考驗著伊朗政權的核計劃韌性,更將美國置於是否動用「碉堡剋星」炸彈的戰略抉擇前。此類全球僅美軍配備的巨型穿透彈,其使用與否將牽動中東地緣政治板塊的劇烈位移。
核設施攻擊的技術困境納坦茲核設施的破壞程度已獲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確認,其地面離心機廠房的多層防護結構被GBU-31型鑽地彈精確穿透。然而福爾多設施的戰略深度呈現完全不同的軍事挑戰——該基地建於山體下80
[閱讀全文: 美伊核危機的戰略博弈]
中國, 以色列, 伊朗, 地緣政治, 戰略博弈, 混凝土, 無人機, 納坦茲, 美國, 門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