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國聯儲局(Fed)於金融市場展開一系列低調操作,於上週連續四日購入總值達43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其中僅5月8日單日便吸納88億美元的30年期長債。此舉規模龐大,卻未如過往量化寬鬆(QE)政策般公開宣導,引發市場分析師密切關注。有觀點指出,此類操作本質上等同於變相印鈔,其背後動機與潛在風險值得深入探討。
隱性量化寬鬆的運作模式
量化寬鬆政策傳統上以公開形式推行,旨在透過大規模購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應對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然而,此次聯儲局的行動卻異常低調,甚至未在官方聲明中明確提及。分析師認為,此種「隱形量化寬鬆」手法可能反映當局試圖避免市場過度反應。若正式
[閱讀全文: 美國聯儲局悄然實施量化寬鬆政策]
QE, 債務違約, 經濟, 美元, 美國, 美國聯儲局, 通脹, 量化寬鬆政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