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范蠡思想中的「天、地、人」和諧觀
范蠡的治國理念強調「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其言論見於《國語·越語下》:
「四封之內,百姓之事,時節三樂,不亂民功,不逆天時,五穀雜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
這段文字被黃老學派典籍《十六經·觀》直接引用並稍加改動,如「時節三樂」改為「時推三樂」,但核心思想一致:
天時:順應自然節律(春耕、夏耘、秋收)。
地利:保障農事(五穀豐登)。
人和:君臣協力、民生安定。
范蠡進一步提出「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將「天、地、人」視為治國的根本框架,影響後世黃老學派「因循自然」的政
[閱讀全文: 「天、地、人」一體觀的思想淵源與哲學意涵]
五穀豐登, 人和, 地利, 天人合一, 天時, 老子哲學, 范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