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天、地、人」一體觀的思想淵源與哲學意涵




一、范蠡思想中的「天、地、人」和諧觀



范蠡的治國理念強調「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其言論見於《國語·越語下》:




「四封之內,百姓之事,時節三樂,不亂民功,不逆天時,五穀雜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




這段文字被黃老學派典籍《十六經·觀》直接引用並稍加改動,如「時節三樂」改為「時推三樂」,但核心思想一致:




天時:順應自然節律(春耕、夏耘、秋收)。



地利:保障農事(五穀豐登)。



人和:君臣協力、民生安定。




范蠡進一步提出「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將「天、地、人」視為治國的根本框架,影響後世黃老學派「因循自然」的政

[閱讀全文: 「天、地、人」一體觀的思想淵源與哲學意涵]

五穀豐登, 人和, 地利, 天人合一, 天時, 老子哲學, 范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聯合健康集團(UNH)中長線投資價值分析

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 NYSE: UNH)近期面臨前所未有的系統性風險,其投資價值評估必須全面納入最新法律調查事件的重大影響。2025年5月14日,美國司法部突然宣布對UNH展開刑事調查,指控可能涉及醫療保險欺詐,此消息導致股價單日暴跌14%,創下3年以來最大跌幅。此次調查與集團近年來一連串...

曼谷審計署大樓倒塌事故後續:17名涉案人員遭批捕

泰國法院於2025年5月16日正式對17名與曼谷審計署大樓倒塌事故相關的人員發出逮捕令。這起震驚國際的建築安全事故發生於今年3月,當時鄰國緬甸發生7.7級強震,波及曼谷,導致這棟30層高的政府辦公大樓瞬間坍塌。事故發生一個月後,調查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當局鎖定多名涉嫌在工程建設...

香港地權制度解析:99年地契的歷史淵源與續期考量

土地契約的殖民起源 香港特殊的土地制度源於英國殖民時期的治理模式,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後,宣布所有土地歸英皇所有,並以批租方式向私人出售土地使用權。這種制度設計一方面確保殖民政府對土地的終極控制權,另一方面透過土地出讓獲取財政收入。最初批出的土地契約多為75年、99年或999年不等,其中99年地契成為香港土地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批租期限。九龍半島在1860年割讓予英國後,新批土地普遍採用99年期限,這與英國本土的租賃習慣及當時國際通行的土地批租慣例相符。 新界土地的獨特狀況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英國取得新界地區99年租借權,這直接影響了新 [閱讀全文: 香港地權制度解析:99年地契的歷史淵源與續期考量 ] 地契約, 地租, 基本法, 律師, 英國, 香港, 香港地權制度, 香港特別行政區